切换城市

首页
讲师查询 课程超市 免费比价 内训众包
仲昭川

仲昭川 暂无评分

战略管理 战略综合

讲师官网:http://zhongzhaochuan.sougen.cn/

付费查询讲师联系方式(无需注册 扫码即可)
仅需5.00元查询讲师或助教联系方式,仅限聘请讲师授课

立即购买

仲昭川二维码
扫一扫讲师移动官网
任意分享朋友圈
  • 查看详情>> 很多人都被近期央视播出的《互联网时代》震撼。该片令所有国人重新认识了互联网文明,全面建立了当今信息时代的基本概念。 这部片子可谓大手笔、大制作,十个僧团式的摄制组,耗费巨资历时三年走遍全球,采访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“互联网之父”,赶在他们去世之前、用人文的方式、从社会的全视野,宏观取经、微观特写,终于成功地向中华大地投射了一缕划时代的阳光。 然而片子播出带来更多的,仍是时代忧虑: 在大数据已正在把文明世界里的一切全方位记录并永远保存的今天,中国仍处在一个浮躁的遗忘时代。 敢问:正在收看《互联网时代》的观众,有谁知道或记得中国互联网之父钱天白先生?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: 包括《互联网时代》摄制组几百位勇敢睿智的布道者在内,几乎没有人知道:这并不是中国第一部全面介绍、剖析、传播互联网文明的大型纪录片! 早在一九九四年,有个叫仲昭川的人就已经做了同样的事情:同样的结构、同样的高度、同样的结构与叙事方式,同样都是十集的大制作,最终几经坎坷,于一九九七年在中央教育电视台播出。 不一样的只是片名:《Internet改变世界》。 那一年,被后人称为“中国互联网元年”。 那一年,世界信息业之父尼葛洛庞帝应仲昭川老师之邀,在北京接受了那部纪录片的镜头前采访。 那一年,网易成立。搜狐、新浪、腾讯开始筹备。。。 跟今天央视二套的《互联网时代》一样,《Internet改变世界》在一九九七年也是震动朝野,如今到处能搜到这部纪录片的视频。 两部片子对比:《Internet改变世界》在如今不仅没有过时,反而更具指导性和前瞻性。 最震撼的是片尾字幕:从总策划、制片人,到主持人、撰稿人,竟然都是仲昭川一个人! 这是一个人面对一个时代的独唱。 如果百度一下“仲昭川”,更不可思议的事情会出现在眼前: 早在央视《互联网时代》播出的半年前,仲昭川就出版了一本《互联网黑洞》,从更高、更宽的社会人文角度,为国人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互联网世界! 也许冥冥之中自有感召,仲昭川的两位师弟邓渝和余晨,也在《互联网时代》剧组里担纲。他们一周前阴差阳错地拿到了大师兄的这本《互联网黑洞》,不禁感慨: 如果《互联网黑洞》这本书早两年出版,会列入《互联网时代》摄制组人人必读的书单。 邓渝还在微博里释怀道:“当然,对我自己来说,现在读也不晚。” 的确,互联网发展到今天,越来越成为一个巨大的黑洞悖论: 增加就业并增加失业、共享信息并共享隐私、免费浏览并免费骚扰、海量烧钱并海量圈钱。。。诸如此类,再无休止。 或许,央视的续集,将是一部《互联网黑洞》?
  • 查看详情>> 以下为仲昭川老师《互联网黑洞》节段: 相比传统媒体,新媒体的特征和优势,实在是太多了。 简单说,仲昭川讲师告诉你总共五个字:彼此办不到。 复杂一点说,总共十个字:只有互联网媒体能办到。 怎么讲? 先说彼此办不到。 共有“四不可”。 首先是不可控。传统媒体可以让公关公司来安排,静态印刷、静态传播,一切尽在掌控。对于任何图文、任何信息,不满意不发表,很简单。 新媒体则不然。最不可控的就是社会化媒体,是所有互动媒体的总称。通俗讲就是一些目标消费者可以扎堆儿瞎嚷嚷的地方。你怎么控制? 你办不到,我也办不到。公安干警绝不会管你这闲事。 其次是不可查。 新媒体的传播,全都是相对有限的重点传播、相对无限的互动和反馈。如果一边干活、一边查对,一边汇报、一边审核,那就没法干了。 尤其是曝光率,这是百分百的报纸概念,跟发行是对应的。但网络上没这概念。如果非要核查点击率、浏览量、评论数,就只能等着受骗上当。 雷军的网络营销,就连董明珠和马云也不得不佩服。雷军在日常具体怎样操作,外人不敢肯定,但可以肯定的是: 雷军绝对不会去跟任何参与小米互动的人计较什么点击率、浏览量、评论数,毫无意义。 当然,嘴上不能提数字,没事悄悄瞄一眼,当作参考,心里偷着乐是可以的。 尤其是销售转化率,怎么计算,有这公式吗?我在全网推、你在全国卖,最后谁来统计核算这个数字? 你办不到,我也办不到。统计局更不会管你这闲事。 再说不可删。 无论是传播还是营销,都是对消费者的信息服务,不是炒作。一炒作,就恶心。 很多朋友离职创业、甚至十年磨一剑,产品问世后,兴奋的到处说,信心十足。可一说到网络推广就蔫了。神采飞扬的脸蛋儿,瞬间哭丧起来:你帮我想想办法吧,怎么炒作? 为什么要炒作呢?那些推手都在炒作,你能炒得过他们吗?消费者早就被炒烦了、注意力也早被分散了,咱还是走点正路,好吗?好。 于是走正路,可稍有不爱听的消费者反响,立即想去删掉。这立刻就跟网络玩法背道而驰了。 你不自信,就别指望别人信你;既然不会有人信你,你就趁早关门大吉。 你办不到,我也办不到。点子大王也懒得管你这闲事。 还有不可骂。 很多朋友找上门来给我送钱,信誓旦旦说自己的公司怎么强、口碑怎么棒,特别适合网上推广。说到底,他们坚信:稍微花点儿钱,就能一炮打响。 他们根本不知道:网络是公开博弈的场合,不仅跟消费者话语权对等,跟竞争对手的话语权也对等。 正因为你出类拔萃,才会有更多的冷嘲热讽、明枪暗箭一齐奔你脑袋招呼。 你想没人骂?被骂了还想还嘴? 你办不到,我也办不到。各路水军一定不会管你这闲事。 这也办不到、那也办不到,看来新媒体也没什么了不起。 错。很多以往不可思议的事情,都可以利用新媒体完成。而且只有新媒体能办到。 无论营销还是传播,新媒体都实现了史无前例的“四化”。 首先是数字化。 这跟用数字要求别人、用数字去进行交易是两回事。 数字化是一次媒体革命,也是一个公开透明的流程。在这个流程中,发布者和浏览者都可以参考相关的数字,来判断信息的价值、判断受欢迎的程度、判断自己是否有必要跟进。 这在传统媒体里是不可能的。传统媒体的所谓曝光量,都是自说自话。 尤其电视的收视率,是最典型的科技戏法,完全属于人类“十大千古之谜”。 数字困局,是互联网六大悖论之一。互联网的上数字,只对明白人有用。 其次是动态化。 瞬息万变,却又百日不变。 信息在网上一经披露,只要有价值,天上地下的各路大神都会免费提供反馈。等一切尘埃落定,所有的原始信息和衍生信息就会沉淀到各大搜索引擎,趋于静止。 于是,机会来了: 如果你觉得对你很有利,那么就可以添加关键词标签,把这些信息再回炉,可以循环往复,以至圆满。 每一次的再发布,都是重新的衍生和延伸,也都是重新分享。 面对动态化,任何事先的编排、预演、排版、排期,都是荒唐而滑稽的。任何过程的结果,都不是最终结果,不必强行预设。 众所周知:一句心声,放在朋友圈里传话,很快走样。而网上,所有人都插话,那还不乾坤大挪移?企业束手无策。 传话与插话,就是语境的不同。 如果企业不尊重这个语境,一意孤行,无异于投身无边无底的黑洞。 所以,发布之后的全力盯盘,至关重要。什么这汇报、那总结的,完事半年后再说为妥。 起码等信息在搜索引擎上沉淀下来再说。 一阵风,对于影视作品、名人事件之类,极具传播和营销价值。但对于长期经营的企业,没有意义。 这是个“遗忘的时代”。企业需要的,是各种信息关系的沉淀。 然后是群体化。 从哲学上说,发布者和浏览者都是个体,点击和被点击都是基本的行为单位。但这都是为了看清本质所做的认识回归。 在操作中,思想意识先要直接面对现实和现象。 这个现象,对于新媒体而言,首先就是群体化。 这是基于人的概念,哲学便是基于人的。前面说的数字化和动态化主要还是基于信息。群体化不一样,它基于人。 通俗讲,网络上的浏览者是扎堆儿的,是一群一群的。 北京晚报的读者不也一群一群吗?满大街都扎堆儿。 错。传统媒体的读者,必须凑在一起面对面才成为群体。这种群体很有限,一个大广场才多少人? 网络上的群体大小,超出想象。举个例子: 你进了聊天室或微群,里面只有孤零零一个人,看你来了很开心,你俩不管聊什么都是私聊,表面上不是群体。但你们彼此手上都开着QQ,甚至别的群,很多人都在线,瞬间可以拷贝粘贴、瞬间可以互相点评、瞬间可以冲出亚洲走进胡同,然后跟老太太们接着聊。 可以看到:网络上的群体大小经常是趋于无限的。 最后是生态化。 互联网是一个大生态,绝不是单纯的媒体。 在传播和营销中,一再把互联网当成媒体,基本上就永远蹲在传统媒体的泥坑了,永世不得超脱。 因为“媒体”这个概念,太根深蒂固。它在互联网时代,会拖垮太多的企业。只要你觉得互联网是媒体,就总也忍不住会胡来。 甚至,你会本能地、一次又一次地把互联网当成自己的喉舌。 互联网是咱爸咱妈开的吗? 不是。 所谓新媒体,是把互联网当成一个媒体看待的叫法,只有在批评旧媒体时,才有对应意义。面对网络传播和营销,单纯讨论新媒体,意义不大。新媒体,就是个噱头。
  • 查看详情>> 以下摘录自仲昭川老师《互联网黑洞》: 科技也好、人文也罢,人们都是在探寻自己、探寻外部。 在量子化的世界里,即便揭开所有奥秘,更多新的奥秘还在不断产生。 阅历丰富的人走过生命鼎盛之后,便可能拖着疲惫又不甘的身心皈依佛教,希望在余生揭开终极的奥秘,从而超越生死、归于永恒。 比如段祺瑞和李叔同,那是真信佛。 对于某些人,我们宁愿相信他们是寄托、迷信或时尚。 他们经书背的很明白,但活的还是不大明白。 为在有生之年活的明白一些、明白的快一些,除了宗教,人们还找到了各种快捷方式。 其中一种,就是维度的划分。 维度的出现,不仅使人的视野和思路有了准确的方向和落点,也确保了行为和资源的合理分配,从而实现最佳投入产出。 可奇怪的是,很多人对二维、三维门儿清,对一维和四维不熟。 恰恰重要的就是一维和四维。 尤其是一维,“点”。 对“点”最熟的,是经商的人。 不妨从企业的角度来介绍四维,简单明了、形象生动。 早在八十年代,中国的企业家开始出现,那时候谁要是专注了点、抓住了点,就发财。 于是从何阳、王力开始,点子大王便横空出世、前赴后继、琳琅满目、层出不穷。 直到现在,他们还神神叨叨、乐此不疲,有的还当上跨国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和策划顾问。 为什么?仲昭川讲师告诉你:因为有市场、有需求、有人给他们好饭吃,因为他们有好主意,俗称“点子”。 更因为大家愿意相信:他们的思维能力超群。 仅仅凭着“点”上的功夫,便让这些人偶尔说几句话、写几行字,就能活的很正规、很隆重。 到了九十年代,生意都做熟了,大家都有了不少点子。于是门道中人开始向二维进军,“点”、“线”结合,拉关系、建渠道。 再后来,“点”、“线”、“面”结合,立体化走起,拉开中国经济大幕。 到了第四维,晕了。 过去的第四维是“时间”,无非是企业寿命和产品周期等延伸概念。 到了互联网时代,有了独立于现实的另一个信息空间。现实信息不仅可以进入并长时间保留在信息空间,而且有别于以往的图书馆和资料室,这些信息竟可以被瞬间调出来。不仅可以被自己调出来,还可以被所有人调出来,尤其是消费者。 即便你在现实空间不存在了,信息空间里还能找到你。那里至少还保留着你的荣耀和耻辱。而且是永远的。 于是,第四维便成为了“时空”的概念。 这是什么概念? 这不是概念,这是逻辑。 概念可以在以往的文字上理解、掌握、运用。不管小学老师还是博导,都是这样跟学生讲概念。但逻辑不同。 逻辑必须从头做起,回到学龄前,从根儿上建立。 这个很关键。 如果建立不起一个逻辑体系,仅凭概念来理解当今世界,那就很麻烦。 昨天是信息、今天是数据、明天是云计算、后天是云数据,大后天呢?那将是“数据云”,跟每个人对应的、无穷排列组合的,能够随时、随地、随意使用的数据云。 你一个个来理解,不可能也没必要。必须从根儿上下手。 追究本质。 四维论是互联网的基本逻辑,也是普适的实践逻辑。在现实世界也管用。 不管你是否接触互联网、是否懂互联网,四维的逻辑都在那里,并且始终发生作用。 即便到了世界上各种互联网都消失的时候,四维逻辑也不会失效。 四维论的全称,是四维逻辑伦。 为便于理解,从营销和战略角度来分享。 点:诸如焦点、卖点、热点、亮点、盲点、利益点、突破点、搜索关键词等单元性要素。有定位、方针等起点,也有宗旨、目标等终点。不一而足。 线:诸如资源、关系、渠道、人脉、线索、利益链、价值链、供应链、食物链等关联性要素,不一而足。但无论如何,都是由两个或多个有逻辑关系的点连接而成。 面:诸如形势、局面、模式、架构、机制、原理等立体性要素,不一而足。但必须有独创性、合理性和操作性。否则没有探讨或实施的必要。 时空:上述三维因素均对应两个时间轴,时速和时效。 时速是指信息在搜索结果浮出的用时;时效是指信息在搜索引擎优先位置的存续期。 有效信息的搜索结果,是最初始的网络效应,体现的是市场背书和舆论备份。 说到这里,一定有人觉得四维论有些晦涩。恰恰相反。 在北京的马连道,有一条举世闻名的茶叶街,上千家茶叶店轰轰烈烈簇拥在那里,开展各自业务。 这本来是极为传统的生意。不管是品牌店、还是特产店,无论是做批发、还是搞零售,这和几百年前的茶叶一条街有区别吗?有。 天差地别。 如果有机会到北京,各位看官一定要去马连道走走。 随便你进入哪家店,一定会看到老板或经理在喝茶,也一定会请你坐下来一起喝。而且,喝完后还会换一个品种让你继续品尝。 自然,茶具一定是高端的、茶叶一定是有诱惑力的。 这时,你当然不会觉得这些店铺跟以往有任何不同。 且慢。如果跟老板多聊几句,他会告诉你他们的茶叶也在网上做广告,而且还有电子商务,你可以坐在家里继续购买店里的好茶。 你会好奇:这么时尚?老板会说:没办法,隔壁周围别的店都这么干。喝茶的人很多都上网,国外的人也在网上买。 再问:平时你上网吗?答:我不会。我儿子会,伙计也会,出问题了还有兼职的工程师。 这,就是今天的传统生意。 这,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战略型企业。 总之,四维论是一种思维方式,也是一种逻辑结构,更是一种解决方案。四维论,很实用。 注:仲昭川老师《互联网黑洞》版权所有
  • 查看详情>> 仲昭川老师: 稍安勿躁,我们继续往下走,高潮来了! 如果你也是自助类的企业,你也是自助类的客户,你更要学会自助。网络营销的自助,有通杀的绝技,分为三步。 第一步,搜集你认为值得分享的信息,围绕你的关键词,准备好你的电子版材料,备用。 第二步,找一些你认为不错的网站,用一些免费的手段,把你的信息,不重样的分享给那些无聊的网友。 第三步,还是围绕你的关键词,到搜索引擎上进行搜验,凡是冲上来的搜索结果,只要对你有利,对消费者有用,你就再变个花样,继续到网上,循环往复、持之以恒,必有大成,甚至一劳永逸。诸位!这是真经,多看几遍。我等你。不解释,不争论。 @刘豪:此为入门级的方式。简单易行。 极其简单!入门的,可以这么说。 @宋强:原来我天天去抄是对的啊,还以为做错了。 仲昭川讲师继续答疑: 入了门,只要腰好,随便你怎么抽插。就怕你不肯入门!正所谓:大道无形,大道至简!这一段,你如果能看一百遍、再去试错三百遍,稍微总结一番,你就是东南亚第一高手! @大圣:有仲老在,偶们只能做第二。 这,叫笨功夫。这个笨,不是真笨。这,就是终极的网络营销,所谓终极,就是在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,无法被超越。所谓终极,就是你的本能驱动,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、节省最多的金钱、达到最佳的效果。诸位,千万不要忽略自己的本能。只有你的本能,才能使你和你的企业获得圆满。 我举一个例子:我现在的婚姻还算舒服,但每当我拉着老婆走在街上,看到美女还是走不动路,还是想给她拿下,这就是本能。这种本能非常伟大、非常高尚。因为我是才子、她是佳人,我必须跟她结合,为了这个世界的进化,为了地球更加美好。 @大圣:谁都这样想,只不过仲老说出来了而已。或者有的人想都不敢去想,认为够不着。 诸位!不管男女,如果我们忽略了这种本能,放弃这种本能,一切就会变得越来越糟。而本能,是需要自助的,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撸。这就是我今天要说的“三”,就是终极互联网营销的自助三步曲。自撸三下,功德圆满。 最后,简单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,营销,就是互联网营销,要想把两者分割开来,等到大家都不用电脑的时候再说吧!谢谢大家。 (仲昭川老师总裁班《互联网黑洞》讲座)
  • 查看详情>> 仲昭川老师继续答疑: 我反复多次地强调,互联网无论怎么千变万化,也离不开一个滋味儿。 我花同样精力、准备同样的课程,到了企业他给888元,我肯定拒绝接受。 相反,在群里弄到888元红包,我立马儿抱着自己转三圈,那叫兴奋。消费者兴奋了,做买卖的本主儿就偷着乐了。 @大圣:布局于全网,聚焦于搜索。 仲昭川:好吧!来个案例,热乎的。京东今天又在发红包,抢到了不能提现金,可以去购物。这一招不新鲜,但很聪明、很牛啊!同样是这些钱,要是送给中央台,那就呕人了。当然,这也恰恰就是商人们所篡改的、所谓的“互联网思维”。牟利者所搞的,都是伎俩。伎俩好坏,主要看取悦的对象。只要分享价值的对象是消费者,不是中央台,咱就不会愤怒、至少不会骂他,因为被取悦了。今天我抢到了两次,每次7元。分享价值的方式很多。过程中,在消费者里找几个亲戚,没事聊聊。分享的努力只要足够理性,消费者不会不买账。 不理性的方式,就是烧钱,甚至办好银行卡,每个消费者送一张。消费者窃喜之余骂你傻逼。你如果认为消费者会直接报答你,那就邪恶了。那,叫挑战人性。 @丑丑:我抢了14元,很有吸引力,10亿分出红包,看着诱惑人。 仲昭川:各位帅哥,请您记住:你发现一个女孩子躲在屋子里看黄片,你就敲门进去了,但她再兴奋,也不会立刻跟你做爱,甚至把你轰走,甚至报警。 这叫人性。 @大圣:是这样的。 说到这里,对不起,诸位!我还要举刚才那个例子:我前些天送《互联网黑洞》,就是个很邪恶的事儿。不管是谁,只要夸我两句、或者问我哪儿有卖,我就送他一本。我觉得他会阅读,然后还会分享并传播。我这么干,就是邪恶。为什么?我挑战了他的人性。起码我是强人所难了。 @大圣:总有认真的。不过确实应该不多。 @老沈:我觉得大部分是认真的。 呵呵,你是个好心人,但你不适合安慰我。人家真想看书,会自己去搜索、自己去买。企业要做的,就是让读者自己想看书。这年代,营销,就是互联网营销。互联网营销,就是营销。 @刘豪:锤子极有可能就一锤子买卖 锤子1卖的不是手机、是罗锤子的个人影响力与公信力,给面子的人会买一次 .但这种公信力不具有复制性与重塑性 ……当剥去光环后的锤子手机以手机本身价值而言是很难有立足空间,小米更了解互联网手机定义。 @包子铺小二:不对,是部分。 仲昭川讲师:好啦!现在,我们说今天的重点。高潮就在于今天的“三”。上次我们说到,大部分的企业、大部分的客户,都是自助类的。因为啥?他没有钱,有钱也只给中央台,不会给你。那你怎么帮他?很简单,教他自助。 “三”,是一个很妙的数字。一生二、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要玩儿高大上,就说一,不说别的。要说心里话,就说三,掰开揉碎、简简单单、实实在在。在信息发达的今天,所有的真经和秘籍,都已经被大伙偷了出来,免费在网上传播。这,叫价值分享。凡是向你要很多钱,把你拉到小黑屋里传授成功故事的,都是骗子,他们的东西都没有价值。 @王律师:几天不见洞爷,吃饭都沒味。 @小鸟青天:好,让我想起了功夫熊猫里的:无隐藏的秘密。 (仲昭川老师总裁班《互联网黑洞》讲座 未完待续)

首家按效果付费的培训众包平台

0755-83802522

周一至周五 09:00-18:00